“假扭亏”的睿智医药靠谱吗-完美公司量子高科

据媒体报道,在已发布业绩预告且扭亏的上市公司中,有70家公司扣非后净利上限仍为负值,俗称“假扭亏”,睿智医药便是其中一员。那么,依靠处置资产实现“假扭亏”的睿智医药靠谱吗?

按照睿智医药此前披露的2022年业绩预告,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的归属净利润为3亿-4.5亿元,而在上年同期,睿智医药则巨亏约4.02亿元。乍一看,睿智医药可谓在2022年打了一个漂亮的业绩翻身仗。

但这只是假象。仔细看看睿智医药的扣非后净利润指标,在2022年预计为亏损5亿-6.5亿元。而在2021年,睿智医药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约为亏损4.22亿元。如此看来,睿智医药在2022年扣非后净利润指标所体现出来的真实业绩水平实际上表现很糟糕,甚至出现了大幅增亏的迹象。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睿智医药2022年扣非后净利润大幅亏损呢?原来是踩了商誉和长期资产减值的雷。按照公司的解释,是由于全资子公司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睿智”)经营业绩未达预期,所以将对商誉和长期资产计提减值5亿-6亿元。

据了解,睿智医药的主营业务分为两大块,分别是医药研发及生产服务和微生态营养与医疗,其中,前者的业务主体是上海睿智。后者主要是以益生元产品为主,量子高科(广东)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量子高科”)是益生元业务的主体。

也就是说,上述两家公司直接决定了睿智医药2022年业绩的好坏。一方面,上海睿智的商誉爆雷侵蚀了上市公司的大额利润,导致扣非后净利润巨亏。即便如此,出售量子高科100%股权的操作,还是让睿智医药实现归属净利润的扭亏为盈,该出售事项预计对2022年公司年度净利润影响10.2亿元。毕竟面对数亿元的亏损,想要依靠日常的经营来弥补太不现实,要来就得来大手笔。

值得注意的是,睿智医药出售量子高科早在去年一季度末就开始筹划。按照上市公司的说法,这是其明确的战略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准备舍掉营收规模较小的量子高科,全力支持上海睿智的发展。

但实际情况却是,上海睿智近几年已连续多年出现了商誉减值的情况,诸如,在2020年商誉减值准备金额为4200万元,2021年商誉减值准备金额为36760万元。面对一直在商誉减值的资产,睿智医药似乎并不担心,反而强烈看好,甚至为了全力发展相关业务,还把另一块主营业务做了剥离。如此操作,确实很难看懂。

另外,在上海睿智已经连续多年商誉减值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早早就在2022年一季度末筹划对量子高科进行出售,是否存在为上海睿智可能再次出现的大额商誉减值爆雷提前做对冲准备的可能呢?当然,这背后的答案,只有睿智医药自己知道。

影像测量系统

ogp光学影像测量机

ogp光学影像测量机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11334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假德邦”因伪造资质骗审核百度获赔9万元-德邦校园招聘违约金多少
下一篇: “假洋牌”花1500元买了张照片,竟成了市值220亿的上市公司-gucci市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