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2020年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融资活动爆增,以及疫情相关的交易狂潮,带动投资银行业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28%,创史上最大增幅。
研究机构Coalition Greenwich追踪的12家规模最大投资银行的营收增加至1940亿美元,创下约10年前本项调查开始以来投行业最高年度营收。
SPAC融资活动暴增,是上市交易热潮的表现之一,SPAC去年共计筹得创纪录的820亿美元资金,2021年这类筹资进一步升温,提振了经手相关交易的银行业者的费用收入。
借壳上市模式是一种创新融资方式。在该模式中,投资人发起一家SPAC赴美上市,这类公司有现金、没有实业和资产,其上市唯一“使命”就是并购一家非上市公司。被并购的公司无需再进行其他行动,自动成为上市公司。如果一家SPAC在限期内(通常是两年)未能找到并购目标,投资者可以收回资金。
通俗来说 ,与买壳上市不同的是,SPAC自己造壳,即由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等募集资金,组建成一家只有现金、没有实业和资产的“空壳公司”。其创建的唯一任务就是通过IPO筹集资金,用以收购、兼并一些欲上市的高成长性公司。目标公司借此自动成为上市公司,达到快速融资目的。
听起来这似乎意味着巨大的想象空间,不过Edge Consulting Group分析师团队的最新研究结果可能要让中长线投资者失望了——
大多数
SPAC
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投资
SPAC
公司的最佳时间窗口就是
IPO
之后,并购之前。
通过对2015年至2020年底完成收购的115家SPAC公司进行研究,该团队发现,大部分SPAC公司在找到要收购的目标公司后都会亏钱,而且在并购后的12个月里,亏钱的速度会加快。这意味着一个投资组合中持有此类公司的时间越长,其收益表现通常也会越差。
彭博汇编的数据同样表明,
就2021年上市的120多家SPAC公司而言,其平均表现逊于传统IPO。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11272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