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创作大赛#
在农村地区,现在的土地制度改革工作已经深化,咱们国家在确定农民种植需求和农业发展趋势的情况下,也确定了今后几十年的承包土地关系。根据部署,在2027年之前,咱们国家会优先在部分地区试点二轮承包到期“延包”试点工作,为当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的农户优先吃下一颗“定心丸”,给予这些农户加盖不动产权登记章,确保延包试点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当然,农村土地延包政策试点也意味着二轮承包土地到期之后,从2027年开始也将陆续开展延长三十年的政策,农村的耕地也不再做出大的调整,而是保持二轮分配土地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制度改革,扩大试点范围,最终在全国复制推行。而每一项政策的试点也给“无地农民”释放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那就是没有土地的村民依旧没有,有土地的农民可以享受改革红利。
当然,虽然说土地延包之后,农村不进行大规模的土地调整,一些没有土地的村民也有争议,但无论如何,土地重新分配基本不可能,在二轮土地承包期开始之后,涉及到土地征用,土地买卖等问题,一旦打乱重分,对农业发展极其不利,所有的改革工作就要推倒重来,其中的利弊大家也可以去衡量,再说;对于没有被征用土地或买卖土地的村民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所以,坚持延包是正确的选择。
不过,就在2023年,农村土地延包政策继续扩大范围的同时,笔者从近期发布的文件《关于在经济发展用地要素保障工作中严守底线的通知》中也了解到一个新政策,这对于5.7亿农民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没地的人也有机会分到土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该通知中,有关部门在“
稳妥有序落实耕地进出平衡
”这项内容中也说了
“
耕地调入后,应通过农民个人或集体经济组织耕种、依法依规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等方式,提高耕地长期稳定利用的能力。
”
而耕地调入这项政策是耕地进出平衡所实施的一项措施,也就是说;地方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会转变一些耕地的用途,但为了落实耕地进出平衡,也会将一些土地或耕地调入到耕地红线内,以此来确保占补平衡。
但是,如果一些村庄还有可以利用的土地进行开垦复耕的话,这些土地是属于村集体的,也没有分配到户,而这些开垦后的土地调入耕地范围之后,由谁来耕种是一个问题。
而发布的通知中也说了,耕地调入之后,应通过农民个人和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耕种,并且也要确保这些耕地可以长期稳定利用。如果根据这样的政策来解读的话,如果村里有新增耕地面积的情况下,那么没有土地的村民还是有机会分到土地种植的,至于分配的耕地由村民个人流转耕种,也是由当地村集体组织成员讨论决定。
当然,村里如果有调入后的机动地和耕地,还要取决村民是否长期在农村种地生活,如果不在村里生产,分配这些土地也没用,因为咱们国家也说了,要确保这些调入的耕地由农户个人耕种之后要长期稳定利用。
深入了解的话,这三年来,其实咱们国家通过一系列土地整合和复垦复耕工作也盘活了许多土地,并且也在最近几年增加了不少耕地面积,虽然说这些耕地现在没有分配到户,但总有一天,随着政策的调整,村里耕地面积有增加的情况下,亦或者消亡的农户比较多,土地闲置的情况加剧,没地的村民也可以要求村委会将村里的耕地重新分配,只要有三分之二的村民同意,将申请分配的方案提交上去,获得审批之后,还是有机会在村里分到土地的,这样也是时间问题。
好了,以上就是农村耕地相关的一些政策,对此,大家怎么看?你觉得这样的政策可行吗?以后会不会在村里重新分配呢?一起说说吧。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1035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