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型米厂的生存危机及应对。
下期预告《小型米厂的转型之路》。
网图侵删
在此我们将日产300吨以上、有效建设面积60亩以上的大米加工企业称之为中大型米厂,这一类米厂目前面临几大危机:
1.固定资产重,由于对行业及大米消费趋势判断不准,加上盲目自信或者“为了做大而做大”的思维,在前几年将现金甚至贷款大量变成了固定资产。
2.融资依赖性大,这类米厂严重依赖银行贷款,一旦金融政策发生变化,资金风险必然增加,甚至面临被收购和倒闭的问题。
3.稻谷价格风险,由于产能大,仓容库存必然不会小,如果稻谷入库后价格发生大面积跌价,这就会导致企业面临系统性巨额亏损。
4.原料采购质量难以控制,单个米厂规模大,稻谷成熟期采购数量大,很难优中选优,很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一怕错过好时机,二怕贷款资金闲置浪费利息,三怕稻谷不能如数进仓。
5.物流成本大,巨量的稻谷采购,导致采购半径增加,稻谷运回物流成本明显偏高,最终反馈到大米成本上来,导致利润及边际效益下降,以至于规模不经济。
6.人员管理滋生腐败,由于管理层级多,从原料采购到销售(包括副产品销售),每个环节都有滋生腐败的可能,就像筛子一样,漏洞太多。
7.企业主应酬多,偏离业务本身。太多中大型米厂老板觉得时间不够用,各类关系需要维护,精力被严重分散,真正用在主业上的时间少。
8.荣誉太多,心生浮夸。大多中大型米厂老板身兼一些社会职务及荣誉,光环太多太大容易出现“企业家”的幻觉,殊不知再大的生意最终还是靠主营大米业务获得利润,而非任何光环可以产生效益。
9.政策依赖性大,经常靠部门补贴、项目资金等补充利润,如果企业本身造血能力不强,补贴是不长久的,一旦政策变化,或将苦不堪言。
对策:1.努力改善现金流,压缩固定资产的投资。2.多渠道开源节流,不能固守几个传统市场及大批发商。3.积极转型开发新型销售渠道,以应对渠道分流。4.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让人员效率大幅提高。5.老板亲自抓主业,而非职业经理可以替代。6.产品升级创新,老产品吃不了一辈子。
中大型米厂,看起来像个企业,有“宏伟”的办公楼和“五米长”的办公桌,但其本质还是生意,偏离或者不快速回归生意本质的米厂就会有危机,生意的本质是盈利,盈利的核心是经营效率的提高,而非太多的场面工作。
(作者简介:朱本,朱本说米主笔,武汉大学市场营销本科及工商管理硕士(MBA),大米加工企业主,大米行业18年,三农观察者,品牌策划师,擅长大米企业经营管理渠道建设与大米社区-团购创业实践指导,曾任大学讲师、上市控股粮企营销总监。)
思考是美丽的花朵,学习是成长的良药,关注是进步的阶梯,相信是前进的力量。
感谢谬赞,分享是善举,让更多人彼此相知、彼此成就。
另: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亲们在观看后顺便点赞和转发,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1020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