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是什么东西?-公司合伙制度

按照汉语的造词原则,中外合作办学应该是指中国和外国的教育机构之间的任何形式的合作办学。但是,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出台之后,这个词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在我国的大学里,我们最常见的中外合作办学有两种,一种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另一种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国大学与国外大学合作举办的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指中国大学与国外大学合作举办的非独立法人的二级学院或者是独立法人的大学。在我国,像西交利物浦大学这样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特别少,一般都是挂靠在某一大学下面的二级学院。我们完全可以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看成是由若干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组成的集合体。

我国政府对中外合作办学有四个三分之一的要求。对一个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而言,这个专业全部课程的总门数、全部课程的总课时数、核心专业课程的总门数、核心专业课程的总课时数的各三分之一以上由外方派教师来承担。我国政府要求他们必须来华进行现场教学。我们可以把中外合作办学看作是在模拟留学环境之下的“一校两制”。在我国政府机构内,中外合作办学与国内普通高等教育工作分别归属我国同一个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内部的不同部门管理。在国家教育部内,它们分别归属不同的司局管理;在各省教育厅内(内部),它们分别归属不同的处室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的最大特点是三个——洋气、贵、分数低。“洋气”是指在我国国内大学校园内部的模拟留学环境之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课程由外国大学教师来承担。这样一来,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们就可以足不出国而能接受到外国优秀大学的先进教育。“贵”是指中外合作办学的学费很贵,每年的学费一般为2万~5万元,而我国公办大学的每年的学费却只有3500元~7000元 “分数低”是指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工作虽然被列入我国大学统一招计划,但其招生分数线与普通专业的招生分数线实行“双轨制”,其实际录取分数却一般低于本校校内的同专业的招生分数。

下面,我们说一下我国建构中外合作办学制度的背景:

首先,这是基于我国自身社会发展的需要。自1970年代末期只2000年代初期,我国向海外派遣了大量的中国留学生。但是,这些中国留学生尤其是自费留学生在学成之后,一般不回到国内的自己的毕业院校任教。同时,在此期间,外国大学只接收中国留学生,它们而却不参与中国留学生的国内毕业院校的教学工作。这就形成了我国高校单方面大量向海外派遣中国留学生而对自身发展却没有直接好处的局面。换句话说就是,这让我国众多大学成为了外国大学的“原材料供应商”!中外合作办学制度的建立有效地改变了这一局面。这让我国众多大学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制度化地引进师资、课程、教学方法、技术、设备等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还可以加强对相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有利于培养“听党的话,跟党走,又红又专的人”。在境内的此类模拟留学环境中,我们可以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开展与我国其他大学生一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却不能在外国针对中国留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呀!毕竟,治权是有范围的。

其次,这是我国应对WTO开放普通高等教育的承诺。教育服务贸易是WTO的重要领域。为规范我国国际教育贸易开放之后的秩序与行为,我国及时建立了中外合作办学制度。

第三,这也是平衡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赤字的需要。仅在2018年,我国外派中国留学生66.2万人,但同期来华外国留学生却仅有49.2万人。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领域,我们每年至少有几百亿元的国际贸易赤字。如果没有中外合作办学发挥储水池作用,这一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赤字会再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

对于中外合作办学制度,中国众多大学们非常积极。这是因为:

一、这是我国政府交给我国大学的工作任务,也是每个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中外合作办学制度确立以后,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将其作为工作任务布置给了全国高校,并为此制定了各种考核量化指标。在我国高校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国际化办学占比逐步增大——中外合作办学又在其中占比很大。在本科“双一流”、专科“双高”等各类涉及高校的重大项目之中,中外合作办学都是重要考核指标。

二、我国大学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提高学费,进而可以提高自身财政能力。

三、我国大学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进而可以提升自身办学水平。

四、我国大学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按照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学费的一部分专项资金必须要用于中方教师赴外方大学进行进修、访学、读博等。

五、我国大学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成果水平。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平台,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可被推荐至国外合作院校升学,去专升本,或者去读硕博士,还可以凭借国外合作院校的国际就业平台优势,赴在我国国内的相关外资企业或者直接到国外工作。在我国大学生就业管理指标体系之中,出国留学和升学都属于“高质量就业”。

对于中外合作办学制度,很多外国大学非常积极。这是因为:

一、发达国家名校来华参加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目的一般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输出影响。输出影响是大学教育的最高阶段。这些大学们基本都不差钱。为了输出影响,让它们倒贴钱也都行。

二、多数外国大学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大学来华参加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华打造中国留学生的生源基地。在国外建立优质的外国留学生生源基地,是很多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这方面,韩国政府在高校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将外国留学生的占比做出了具体规定。大学完成教育部的评估指标,这不是钱财的问题,而是大学的生存问题。

三、我们不能否认少数外国大学就是为了挣钱来华参与中外合作办学的,但这绝对不是主流。因为,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经费收入,外国大学,特别是高收入的发达国家的大学们能够实现不搭钱就不错了。因为,发达国家的大学教师的收入实在是太高。仅以韩国为例,韩国国办大学的普通在编教师的月工资,一般是六七万元呀。

当然,如果有的学校就想从中挣钱,那它们的挣钱方法应该比困难多吧?!

好,本集就说到这里,下集再见!

三次元光学影像测量仪

影象测量仪

上海影像仪官方

本文地址:http://www.cj8803.cn/1019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南山铝业股票价位南山铝业股票价位表
下一篇: 【推荐】中外合办大学哪家强?(后附干货数据)-中美教育基金